您当前的位置:教育招商网资讯正文

惠园女孩张之凡追梦丝路勇往向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4-06 13:54:33  阅读:3364 来源:自媒体作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原标题:惠园女孩张之凡:追梦丝路,勇往向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希腊语系于2016年开始招生,时至今日,第一批学生即将毕业,张之凡则是其中翘楚。她各科成绩全优,大三时考取希腊语言水平B2等级证书,曾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赴希腊交换,并被贸大评为2019年优秀学生。即使在疫情期间,她都丝毫没有“手足无措”,尽可能利用“宅家”时光,有条不紊的按照制定的计划充实自己的学业,除了为毕业和未来做准备,同时进行着辅修课程的线上学习。她说“做好规划,做好对现在最有利的事情,向前看,思考与实践同行。”

上下求索,一朝问学精于勤

2019年优秀学生颁奖典礼上,张之凡在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入学之初的经历。为了学会希腊语中标志性的大舌音,她会含住一口水,仰着头找感觉,花了两个月终于练成。希腊语系课业繁重,动词五十多种变形的掌握是水磨般的功夫,语言水平的提升也要靠每天用课文和词汇慢慢打磨。在最初的外教课上,她也曾流过泪水,“没想到会这么难”。

张之凡在入学不久后便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希腊语的难度,虽然抱定了学一门语言的决心,但还是有不少困难挡在她面前。除了希腊语本身繁复的单词、精妙的语法,她认为最大的挑战来自思维和习惯。张之凡自述,大一时她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在于抛弃应试思维,重新看待语言学习。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使用,不是盲目于应试所需的语法和词汇量,她渐渐意识到,听力和口语等应试教育中相对不太重视的方面也同样重要。“为了用而学,才会不那么累,也会更有兴趣、更加努力”,她如此总结道。学习习惯对于大一的张之凡而言也是挑战之一。对于书中的课文,她自创了“读背听译”的学习方法,每一篇都翻来覆去地细细斟酌。她认为,在大学的自主学习不仅仅意味着自我监督,更意味着学习方式上也要注重于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

“取乎法上,得乎其中”,张之凡选择用这八个字形容语言学习。一方面,她相信“为用”的目标高于“为考试”,高目标才能带来高水平。另一方面,语言学习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自律的标准,张之凡也选择“取乎法上”。

异邦明志,来去已非昨日身

大三那年,张之凡获得了出国交换的机会。雅典距离北京7600多公里,在地球另一端这座官方语言为希腊语的城市里,遍地都是张之凡化学为用的机会。她流连于课堂和Youtube网站,搜集当地语文课本等文字材料,沉浸在全希腊语的语言环境中。当被问及关于留学事宜有什么话想对学弟学妹说,她反复强调着“抓住机会”。

跨年时,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举办了欢乐中国年等文化活动,张之凡和同伴受邀协助进行志愿翻译。在那年冬天的雅典艺术区,她教来宾学习汉语,向希腊人介绍中国文化……类似的社会实践她还参与了很多,在一次次化学为用的实践中她感受到,单纯的聊天和沟通是不一样的。

当记者对此表示疑惑时,她讲起了一件往事。2019年新年,《中西时报》在雅典举办新年演出,邀请当地武术学校的孩子们参加活动,却有很多人的时间安排与演出计划冲突。当时她在武术学校担任助教,为了解决时间冲突的问题,她一面劝说孩子们的家长珍惜演出机会,一面和活动发起人交涉,两头沟通,终于促成了武术学校的节目登上新年演出的舞台。

“聊天只是发表观点,沟通则不然。当我们作为两方之间的纽带,不仅要会传情达意,更要想办法化解矛盾,为推动问题解决贡献力量”,她如是解释道。

出国留学前,张之凡尝试参加希腊语言水平B2等级考试无果,回国后二战却以优秀级的成绩通过考试。她在留学期间,除了两门希腊语语言课程,还有两门以希腊语教授的经济学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让张之凡得以从多方面接触希腊语,同时和当地人的交往也让她的语言水平在这一年间悄然提升。

除了在希腊语上的进步,留学带给张之凡最大的收获是性格上的改善。张之凡回忆,自己曾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但在留学期间当地人的热情感染着她,帮助她突破了语言的难关,性格也开朗许多。在雅典她并不缺少朋友,有时她和一群人走在街上,来自中国和希腊的少男少女们混在一起,从各自的童年谈到当下,天南海北地聊着。今天回想起来,张之凡的语气中仍然带着笑意。

留学的快乐背后也有不易,最早出现的,是饮食上的习惯上的不适,以及因此愈发壮大的想家之感。如果张之凡的中国胃尚可以靠雅典的周黑鸭和海底捞聊以慰藉,那语言障碍无疑是更大的挑战。虽为希腊语系的学生,但张之凡自觉两年来仅仅学了皮毛,与当地人的交流最初还要依靠英语和“手语”。在燃眉之急的沟通压力下,张之凡想到了为她在雅典寻找住处的外教、给她各种帮助的专业课老师和留学前长久的准备。深感于不能辜负他人和自己的努力,张之凡铆足了劲投入到希腊语的学习中,一年过去,终于学有所成。

由于第一志愿为日语,张之凡最初被调剂到希腊语系时,对这门语言并没什么兴趣。然而在一年的留学生活中,她感受到希腊的朋友们不仅亲近自己,也亲近自己的祖国,渐渐对这个国家生出好感。同时她了解到了中国对于希腊语人才的战略需求,抱着有所作为的希冀更加刻苦学习。她说,自己是在大三留学期间真正开始了解希腊,并树立了将希腊语作为终身事业的志向。

疫情当前,不惧压力巧规划

对于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世界疫情,张之凡十分关注,这不仅事关全球人民的生命安全,也牵动着每个人的未来规划。虽然面对着考试取消和毕业设计的压力,但是她表明了自己是非常走运的,放假之前就约导师面谈了一次论文内容。特殊的时期并没有让她放弃对毕业论文高质量的追求,与外教老师的多次深入沟通让她在原本有些混乱的论文头绪里一下就找到了火花。最终,张之凡结合了自身专业、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和辅修专业,选择了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论文方向。明确的方向使她找材料更加有目的,感兴趣、对职业发展有助益的题目让她干劲十足,她每天为自己布置一小段任务,并结合进程调整计划,一切都在计划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出于精力分配和职业方向的考量,她在上学期决定把双学位转成辅修,“一篇论文的工作量更让我有时间仔细阅读文献、得出有开拓性的结论”。

虽然张之凡计划在九月前往希腊攻读研究生,但是面对变化莫测的新冠全球疫情,她不得不做出两手准备。目前,张之凡仍在寻找实习工作的过程中,她为自己制定了两套计划。计划一是以希腊语专业进入国企的外事部门,但是由于语种实在太小,每年的岗位非常有限,经验告诉她,现在经济形势很可能在将来一到两年内所提供的职位依旧非常有限。因此,她想到了计划二——进入互联网公司工作。她表示大二参加的一次创业比赛和一次实践,以及同队的学长在这条职业道路上给了她很大的灵感和鼓舞。由于选择的目标职位是比较有门槛的产品经理,也需要有关的作品,所以她在一边找实习的同时也在一边准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疫情期间的张之凡除了为毕业和未来做准备,还同时进行着辅修课程的线上学习。同时安排好上课、写论文和找实习等多件事情并没有让她手足无措,反而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规划与目标的重要性,将任务划分轻重缓急,一步一步走完贸大四年的最后旅程。

追梦丝路,执己所爱勇向前

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张之凡有着自己的规划。目前,她已经成功申请到了希腊的研究生,即将在希腊继续在商科方面做深造。针对这一选择的原因,张之凡有着两方面的深刻考虑。虽然她十分热爱所学习的希腊语专业,但是考虑到单一的语言专业就业面狭窄的问题,在希腊学习商科不但可以在自己最喜欢的文化氛围中继续深造,保证希腊语语言能力不退化,还可以接触更多方面的知识,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面对未来的道路的可能性,张之凡有忧虑,也有信心。如今,中希关系一路向好,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在连接欧亚两个古国中挥洒汗水,勇往直前。她坚信自己可以在理想从事的外事工作中取得的一番成绩,成就自己的同时为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奉献力量。

此外,张之凡还通过你自己的经历和语言学习经验,为正在为语言学习和未来选择苦恼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张之凡表示,语言学习必须要抱着为用而学的目的,才能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摒弃应试思维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把语言学习穿插在生活当中,每天学习一点点,保证不生疏,达到习惯使用的程度。此外,语言的目的是交流,抓住与当地人交流或者出国交换的机会,将自己侵入语言环境之中,学习的效率会大有提高。

面对未来规划,张之凡表示,最重要的就是多积累与实践。她通过你自己初入希腊语专业时的不安,到最终克服忧虑,将希腊语变为自己的兴趣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现实的残酷和前路的迷茫,要不断的质问和剖析自己,综合客观和主观来考虑,规划属于自己的时间线。就算一时找不到方向,也不要心急,未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做好对现在最有利的事情,同时向前看,思考与实践同行。

以梦为马,求索笃行。在困境中找到终身理想,在前行中看到未来光明。张之凡用希腊语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战略发展连接,终会让中希关系发展的道路上多出一缕贸大人的身影。

记者:朱雨欣 梁丙鉴

编辑:梁铭

审核:李欢欢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